首页
专题
观察
研究
活动
联系我们
观察
· 深入了解
留守儿童公益“导航图”的实施
中国的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有的诸多公益组织的回应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从问题识别与建构,到系统地辨明并瞄准需求,到最后形成有效的干预并使目标对象获得有效改变?政策是否有效地回应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社会资助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避免大量重复的、短平快的项目导致公益资源的浪费?如何使三者之间产生复合效应,进一步推动行动?
社区垃圾分类的核心问题
垃圾分类是垃圾的问题还是治理问题?在今天的形势下,公益组织是继续“搞活动”还是要“做社区”,才能真正推动垃圾分类落地?在社区力量很小的时候,政府引入第三方组织来服务社区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公益组织和企业关注的社区目标和可以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政府该如何选择?
1
2
观察
· 学界
MORE >
【青年行动者研习营·专题讲座】刘韬:“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和“新南夜校”
【田野营】 2009年我开始做以田野研究为主题的暑期学校(点击此处链接了解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当时招募了一批NGO行业里的年轻人,把他们带到乡村里面去,支持他们一直做完一个田野研究,最终完成一份田野研究的报告。
查看详情
金锦萍:慈善免税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哪里?
“社会的转折总是包含着原有的财政政策的危机。”(熊彼特语)税收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公平正义,良好的税收政策是基于税收公平和正义的理性选择,对于非营利组织和公益捐赠者的税收减免也不例外。尽管选择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和个人从来不会将税收优惠视为优先虑的因素,但是对于慈善组织和公益捐赠的合理税收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却会昭示出一个国家对分配公平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查看详情
观察
· 域外
MORE >
系统催生社会改变:印度Dasra基金会的新慈善模式
公益组织作为社会问题的探索者与解决者,其项目有效或无效,背后的要素都有哪些?能否开发出系统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在公益组织和资源方之间,能否建立有效的生态链条? 正在寻求答案之际,印度的Dasra基金会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为了探析Dasra基金会的新慈善模式,2016年我们的团队前往印度取经。在8天的行程中我们紧锣密鼓地访谈基金会、在Dasra慈善周交流、拜访Dasra的伙伴机构。下文作为参访观察,期望对国内公益慈善发展有所裨益。
查看详情
海外译文|非营利组织影响力革命已步入歧途
编者按:近十年来,对“影响力”的考量已经全面渗入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实践,在影响资助方和社会公众的评价、选择的同时,也开始形塑公益行业。这一趋势被本文作者称为“影响力革命”。然而,作者认为,“这场‘革命’似乎走错了方向”,缺乏客观性和对评估动机的质疑,以及专业性和资源局限,是作者所强调的非营利组织自我评估的“歧途”。 事实上,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评估有多种方式。机构(参与式)评估(有员工、项目受益方、其他利益相关方等的参与)、外部独立第三方(专家)评估、资助方评估等。与此相关的,强调行动和研究合一、行动者嵌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行动干预介入社会现实,促发个人或群体改变的行动研究,也开始在业内兴起。 这些不同类型、不同主体主导的研究(评估)从不同层次切入,所需的知识体系、资金和时间成本也各不相同,但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为组织凝聚共识、指导行动、改善绩效提供决策依据,尚不存在一种整齐划一、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模式。
查看详情
观察
· 本土声音
MORE >
科学公益 01 | 公民科学塑造现代公益
2020春夏之交,三一基金会资助、沃启基金会执行的科学公益案例研究成果已然成型。这项前瞻性的研究由周鹏博士完成,最终产出了1份研究报告和8个案例。我们将连续推送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查看详情
青年行动者研习营 | 学员生命故事侧影
这些鲜活的文字、深沉的思想,既是写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坦露,也是社会及公益行业发展中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情景的个人观察及体会。或许,读者还会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