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观察
研究
活动
联系我们
首页
>
专题
> 科学公益 · 变革理论与实证方法论应用案例研究
科学公益 · 变革理论与实证方法论应用案例研究
本期主题介绍
“中国科学公益实践中变革理论与实证方法论应用案例研究”由三一公益基金会资助,旨在通过对公益项目的案例研究,梳理和呈现公益领域内符合科学公益理论框架和逻辑的公益实践案例,进行总结、提炼,为科学公益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并倡导公益从透明向效能迈步。
本期专题文章
科学公益 | 今天我们为何倡导科学公益?
2019.05.09
科学公益 | 科学才是公益专业化的硬核
2019.07.08
科学公益 | 99公益日,我究竟该给什么样的公益项目捐款?
2019.09.26
科学公益 01 | 公民科学塑造现代公益
2020.05.20
科学公益 02 | 从案例出发探索科学公益
2020.05.27
科学公益 03 | 科学公益案例初探(上)
2020.06.03
科学公益 04 | 科学公益案例初探(下)
2020.06.10
科学公益 05 | “看清未来”项目案例
2020.06.17
科学公益 06 | “慧育中国”项目案例
2020.06.24
科学公益 07 | “新一千零一夜”项目案例
2020.07.08
科学公益 08 | “壹乐园”项目案例
2020.07.08
科学公益 09 | 基于使命和证据的转型决策
2020.07.15
科学公益 10 | “丹凤县农村妇女健康”项目案例
2020.07.23
科学公益 11 | 社区参与行动的思考和实践
2020.07.30
科学公益 12 | 从化乐明村的乡村社会工作案例
2020.08.17
猜你喜欢
一路同行——留守儿童公益导航调研札记
2016年10~12月,留守儿童公益导航项目调研了8个省、市、自治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情况。基于调研发现和以往的研究成果,项目组提出社会组织参与关爱保护工作的建议,并通过有关部门作为提案提交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
公益与商业——向左走,向右走?
公益要素融入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商业);公益也广泛地吸纳其它领域的要素(包括商业要素),并使自己更加丰富,更加有效,更加强盛。无论是“分离—合作模式”,还是“融合模式”,公益与商业都是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因此“公益与商业关系问题”始终存在。
青年行动者研习营 · 学员习作展
“公益行业青年行动者研习营”由乐施会资助,旨在回应公益行业需要,培育更多具有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的行动者。围绕公益研究,设计了基础授课、专题讲座、实地调研、访谈交流和议题写作的课程形式。面向一线NGO行动者,汇聚了12名学员和心系行业发展的导师;本期学员习作展由学员的作品组成,包括由课程延伸出来的记录与思考,以及行动中的总结与感悟。
亚洲基金会: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伤亡人口超过10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千亿。此次灾害既是全中国人民的伤痛记忆,也暴露了我国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在过去的十年间,亚洲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一道,开展了一系列灾害管理项目,项目关注点从最初的推动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管理,发展至现今的提升部门间应急响应协同合作能力,以及加强社区对灾害的适应性。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亚洲基金会和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合作,策划三篇专题文章,探讨我国近年灾害管理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分享项目经验和成果。
公益小专家互助学习系列活动
小专家互助学习计划,是基于公益导航研究团队的能力建设需要,兼顾行动和研究者的共同需求,与同道者一起分享、梳理自我知识生产的经验、互相激励一起成长,探索并形成将社会需求、对应解决方案和资源相互联接的研究方法。现在每月举行一期。